- A+
快递员抢劫杀害2名年轻女性后抛尸,二审维持死刑!
被告人王某假借送快递之名,持刀入户实施抢劫,并用随身携带的胶带缠绕刘女士口鼻及四肢,致其窒息死亡后抛尸。而在案发一周前,王某还对另一被害人实施抢劫,并将其杀害抛尸。2019年7月19日,北京市高级人民法院对该案进行二审宣判,裁定维持了一审法院对王
尽管国家明令禁止,但互联网烟草广告仍大量存在且更加隐蔽。昨日,北京疾控中心发布2018年中国互联网烟草营销数据监测结果,青少年用户众多、监管相对缺位的互联网平台,成为烟草营销的重灾区。
互联网烟草广告泛滥 近15%打起“情怀牌”
《2018年互联网烟草营销数据监测报告》显示,2018年1月至6月共抓取烟草广告和促销相关信息51892条,烟草新闻7289条,烟民讨论47304条。在烟草广告和促销相关信息中,烟草代理商销售信息最多,为39507条,占76.13%;烟草代购销售信息1959条,占3.78%;烟草广告信息1977条,占3.81%;烟草赞助信息265条,占总量的0.51%。
北京市疾控中心副主任 曾晓芃:
在监测14个网络平台中,从微博抓取的烟草广告和促销相关信息最多,为42834条,占82.54%。18-30岁的年轻用户占微博平台用户的75%。监测还发现一些主要面对女性的导购分享平台上存在大量烟草营销信息。
本次监测中发现了大量的烟草广告和促销相关情怀软文信息和伪科学信息。其中,抓取情怀软文信息7766条,占14.97%。这些情怀软文通过渲染烟草与爱情、友情、亲情之间的关系,传播烟草信息,美化吸烟行为,提升公众对烟草品牌的认同度。
《互联网广告管理暂行办法》中明确规定,禁止利用互联网发布烟草的广告。但随着互联网行业的迅猛发展以及互联网传播方式的变化,烟草的网络营销仍大量存在。值得一提的是,与传统广告形式相比,互联网平台上的烟草营销信息更多使用软性植入的方式,有更强的隐蔽性。
APP上“种草”涉烟软文 吸引大量女性用户关注
一些以女性用户为主、原本用于“生活方式分享”和“种草”的APP中,出现了许多烟草营销文章,通过软性传播实现“广告”目的,并且主要推广“适合女性的烟”。
在一款名为“小红书”的APP上,输入“烟”字进行搜索,页面提示有9.5万条“笔记”,排名第二的关键词是“女士”,排名第三的是“女烟”。这些文章多是以“测评”“体验报告”等方式展示的烟草信息,而这种看起来不像广告的“种草”,反而更吸引了不少读者的关注。
△小红书”上发布的涉烟草类文章
例如首页中有一篇名为《硬核少年电子烟,拒绝二手烟》,看标题以为是劝阻吸烟的,但打开后介绍的却是一款电子烟产品。另外一篇名为《少女心事|想了好久要不要买×××还是入手了,给大家分享一下我的测评好了》,文章开头写道:“吸烟有害健康”,随后用了超过千字的篇幅介绍了一款烟,获得了4168个赞和698条评论,有4837个用户收藏了这篇文章。评论第一条写道:“一个不吸烟的人,竟然仔仔细细一字一句认真地看完了!”
“这种软性植入很隐蔽,不是传统意义上的‘广告投放’,但其实还是以做广告为目的,很多发布者背后都是烟草营销机构。”一位长期从事控烟公益事业的工作人员说。
注意 | 这种癌症女性发病率最高!十类女性最易患病
每年的十月是“国际乳腺癌防治宣传月”。根据《中国肿瘤登记年报》显示,我国每年新发乳腺癌病例超过二十万例,乳腺癌已经成为女性发病率最高的癌症。 专家指出,我国乳腺癌多发年龄比发达国家要年轻近20岁,在国外,乳腺癌发病年龄一般在60岁左右,但在中国
专家提醒,网络上宣传的低焦油可以减少烟草副作用,细支烟草、爆珠烟草可以降低健康隐患等文章都属于伪科学,千万要提高警惕。
▌本文来源:央视新闻、北京青年报
更多新闻
监制/杨继红 主编/张天宇
编辑/潘梦莹 廖景芝
©央视新闻
,
了解产品最新的价格、使用说明、疗效。请添加印度直邮药房客服【微 信 号】或。 印度直邮药房专注于为国内用户寻找全球源头正品好药。公司总部位于印度新德里,我们的价值体现在源头品质的保障上,深度对接印度、孟加拉国制药企业,去伪存真才有好疗效。
定了!给女性放“月经假”,有人却不赞成...
日前,《山东省女职工劳动保护办法》公布,办法要求,用人单位应当对经期女职工给予保护!网友却说... 山东:痛经或者月经过多的,要给予保护! 近日,山东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公布《山东省女职工劳动保护办法》,本《办法》自2019年3月1日起施行。 受到关注的是
